IQ定義
IQ的全名是"intelligence quotient",中文譯作「智力商數」,簡稱「智商」;其定義是「心智年齡」(mental age)除以「實際年齡」(chronological age),再乘以100;即:
       

          智商= 心智年齡 x 100/ 實際年齡


「心智年齡」指該兒童的智力,達到平均多少歲兒童的智力。故一名比其他同齡兒童聰明的孩子,他的心智年齡會大過其實際年齡;因此他的智商高過100���相反,一名比其他同年紀兒童愚拙的孩子的心智年齡,會小過實際年齡,因此他的智商會低過100。
  

研究顯示,智商的人口分佈是95%人口的智商介乎70至130之標準範圍。有2.5%(即40分之1)人口的智商超過130,稱為「天才」(genius);另有2.5%(即40分之1)人口的智商低過70,稱為「弱智」(mental handicap)。


什麼是情緒智商?

  一九九○年,哈佛大學的薩洛維(Peter Salovey)和新罕布夏大學(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)的梅爾(John Mayer)率先以「情緒智商」(EQ)描述成功者的情緒特質,它包括了:

‧同理心           ‧了解、並能表達感受

‧控制脾氣          ‧獨立

‧適應力           ‧受人喜愛

‧解決人際問題的能力     ‧毅力

‧友善            ‧仁慈

‧尊重      

■EQ與IQ

  社會科學家對於形成個人IQ的確實因素仍有爭議,但是,大多數的專業人士都同意,IQ可用標準化的智力測驗來衡量,如魏式智力量表(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)。它可用來測量語言和非語言的能力,包括記憶力、字彙、理解力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、抽象思考、認知、處理資訊和感覺統合技巧。從這些量表所得出的「一般智力因素」(general intelligence factor),即是我們所謂的IQ。在兒童六歲以後,IQ變得特別穩定,與其他性向測驗(如大學入學測驗)互有關聯。

  EQ定義的爭議則更多。薩洛維和梅爾首先把EQ定義為「是社會智商的一部分;是一種能觀察自己和他人的感覺和情緒、分辨其間的差異,並運用該資訊引導自己思考和行為的能力。」他們反對以EQ一詞作為情緒智商的同義字,因為他們怕會誤導大眾,讓人們誤以為確實有測驗可以衡量EQ。不過事實上,EQ雖然不能被測量,但仍是個有意義的概念。雖然目前我們不能測量仁慈、自信、或尊重他人等人格和社會特質,但是,我們仍可從孩子身上辨認出這些特質及它們的重要性。高曼的《EQ》廣受讀者歡迎和媒體青睞,更證明大眾直覺上了解情緒智商的意義及重要性,並且認同EQ是該觀念簡寫的同義字,就像IQ是認知智力的同義字。

  EQ技巧並非IQ或認知技巧的相反詞,EQ技巧指的是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概念。理想上,如同一些偉大的領導者,一個人可同時擅長於認知技巧、社交和情緒技巧。根據杜克大學(Duke University)政治學者巴伯(James David Barber)的看法,美國前總統傑弗(ThomasJefferson)的個性完美又具智慧,是位偉大真誠的溝通者,也是真正的天才。至於其他偉大的領導者,似乎只需高EQ就夠了。許多人認為,羅斯福總統(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)活力十足的個性和鼓舞人心的樂觀主義,是他能帶領美國度過經濟大蕭條和二次世界大戰的主因。不過,霍姆茲(Oliver Wendell Holmes)描述羅斯福只有「二流的智力」,卻有「一流的性情」,同樣的說法也適用於甘迺迪(John F. Kennedy),根據許多歷史學家的說法,他是以情操和智慧來領導美國。

  或許IQ和EQ最重要的區別是在於:EQ不太受基因遺傳影響,父母和教育者有機會以後天的養育來決定兒童成功的可能性。

■IQ增加,EQ卻降低

  二十世紀後半期,人們對兒童福利懷有高度興趣。父母們也體認到,親子互動對孩子生活有深遠的影響。所以,父母多會設法提供孩子更充實的生活,他們認為,愈聰明的孩子,就愈可能成功。孩子才落地數天,父母就開始對他解釋這個世界;幾個月大時,父母就讀書給他聽;即使孩子還不會說完整的句子,他就開始玩起電腦。這種情形現在也不算少見。

  最近研究顯示,為了使孩子更聰明,我們已經做得非常完善,至少孩子在標準化IQ測驗的表現比以往更好。根據紐西蘭歐太國大學(University of Otago)的政治學者弗林(James R. Flynn)指出,從二十世紀初第一次有IQ測驗以來,平均IQ已增加了二十點,這證實我們已違反了進化模式。雖然IQ增加〔現在稱之為弗林效果(Flynn effect)〕的確實原因並不清楚,但是,就某方面而言,這是人們更加妥善照顧新生兒和更重視孩子整體健康的結果。弗林表示,至少部分是因為二次大戰以來教養方式的改變,才造成IQ的增加。

  但弔詭的是,兒童雖然一代比一代更聰明,但是,他們的情緒和社交技巧卻一代不如一代。如果我們用精神健康和其他社會統計數字來衡量EQ,就可以清楚看出上述現象。一個鼓吹兒童權益的非營利組織「兒童防禦基金會」(The Children掇 Defense Fund),描述了美國年輕一代平均每天會發生的事:

‧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死於愛滋病感染,二十五位被感染。

‧四二位十八歲以下的兒童,因為暴力犯罪而被逮捕。

‧四○七個新生兒的母親為青少年。

‧八三三位兒童輟學。

‧二位兒童被逮捕。

‧三五○○○位兒童帶槍上學。

  這些統計數字是我們觀察的現象,至於兒童情緒問題的統計數字,可能要幾年以後才會表現出來。心理學家塞利格曼(Martin Seligman)在著作《樂觀兒童》(The Optimistic Child)中描寫,過去五十年來,沮喪如傳染病般蔓延,在兒童和青少年間增加了幾乎十倍,而現在沮喪的情況開始出現在更小年紀的兒童。根據「全國心理健康協會」(National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)的資料顯示,幾乎有七%的美國兒童有顯著的心理健康問題;他們之中只有二一%的兒童接受治療。

  許多社會科學家相信,今日的兒童問題可溯源於過去四十年來社會模式複雜的改變,包括離婚率增加、電視和媒體廣泛的負面影響、家庭缺乏對學校權威的尊重、以及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減少等。如果社會變遷難以避免,我們如何才能養育出快樂、健康、對社會有貢獻的孩子?

  答案也許會讓你訝異——你必須改變孩子腦部發展的方式

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40510221478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毛耀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